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28 洲頭村
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
2011年8月21日星期日
橫州、大井圍
2011年8月21日,早餐後與夫人從家中步行至橫州,穿梭於西頭圍的小巷,參觀停辦了的橫州公立學校和幼稚園、法定古蹟橫州二聖宮、東頭圍歐式建築的娛苑,後由二聖宮後小徑上52米高的豬黃嶺,由於有樹阻礙景觀,加上附近全是工廠,不看也罷,沿來路返回車路步行至大井圍,觀看荒廢了的吳屋村內的公立金仁學校,遇上不大友善的村民,原想去大井圍的天后古廟,適遇村內有白事進行,被村民勸退,最後於甚有氣勢的大井圍村公所作結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21 橫州、大井圍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21 橫州、大井圍
2011年8月14日星期日
山下村
2011年8月14日,天氣炎熱,兩老先遊元朗欖口村已停辦的華封學校,繼往山下村參觀法定古蹟張氏宗祠,然後循鄉村小路到公庵乘小巴回家。
山廈村(今稱山下村)的開村始祖乃張直臣,早於明朝因經營鹽業,由東莞簧村遷至新安橫洲,於清朝順治年間遷居山廈村現址。康熙元年清廷厲行遷界令,張氏族人被迫遷徙。康熙八年復界後,部分族人未有隨回,致使分居各地。時至今日,山廈村仍為張氏的單姓村落。
張氏宗祠由該族第二十二代的張炳南、張志廣、張耀晃及張瑞一於嘉慶二十年興建。30至50年代宗祠曾用作鄉村小學,供村中子弟入讀,而女孩子僅限於晚間時分亦可在祠內就學。1958年當族人在欖口村附近建成華封小學後,祠內前廳的左邊廂房便由校長室改成村公所,歷時長達10年,現作貯物之用;左邊側廊曾用作廚房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14 山下村
山廈村(今稱山下村)的開村始祖乃張直臣,早於明朝因經營鹽業,由東莞簧村遷至新安橫洲,於清朝順治年間遷居山廈村現址。康熙元年清廷厲行遷界令,張氏族人被迫遷徙。康熙八年復界後,部分族人未有隨回,致使分居各地。時至今日,山廈村仍為張氏的單姓村落。
張氏宗祠由該族第二十二代的張炳南、張志廣、張耀晃及張瑞一於嘉慶二十年興建。30至50年代宗祠曾用作鄉村小學,供村中子弟入讀,而女孩子僅限於晚間時分亦可在祠內就學。1958年當族人在欖口村附近建成華封小學後,祠內前廳的左邊廂房便由校長室改成村公所,歷時長達10年,現作貯物之用;左邊側廊曾用作廚房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14 山下村
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
2011年8月7日星期日
崇山新村
2011年8月7日,立秋前一日,氣溫33度,元朗乘73號小巴,崇山新村總站下車,崇山新村舊名掌牛山,先遊豬場,然後看關閉了的崇山學校,沿途甚有鄉郊風味,另參觀了有52年歷史的基督教真道堂,獲何姑娘殷勤接待,此堂長老是我的同事,遊畢後乘小巴回家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07 崇山新村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2011.08.07 崇山新村
訂閱:
文章 (Atom)